【第一屆藝術進駐】2020/04/11 瑯嶠灣人文講座-海口炭航線
詳細活動內容
-活動時間及地點-
4月11日 上午10:00
后湾, 944台湾屏东车城乡后湾
-關於此活動-
講師: 念吉成老師 (瑯嶠文史工作室 )
時間:10:00-12:00、13:00-16:00
地點:上午場@海口工作站、下午場@海口港
內容:瑯嶠文化講座+半島風人走讀:海口炭航線
【活動報導】瑯嶠文化講座工作坊 #海口炭航線
講師:念吉成
今天跟著念老師回到海口,以「海口炭航線」開啟第一場瑯嶠人文講座。
海口社區的王崧嶺耆老、黃如惠老師、村長王林春葉、吳月英女士(安娘)、陳爸輝哥、黑貓姐的出席,讓念老師埋頭文獻及田野爬梳的海口炭記憶,在今日獲得熱情的回應;在海口工作站的週邊,就是當時出口港的據點與聚落,尋獲的機關遺址就是最直接的證明,就是海口社區的故事。
吃過海口飯湯之後,念老師帶著大夥以雙腳走讀,實際探訪了四重溪曾經炭貿易的集散地,曾經美麗的四重溪老街,透過日治時期老照片的對照,希望可以找到一點點記憶留存的蛛絲馬跡。
學員們也臥虎藏龍,幾位都是念老師的得意門生與半島解說員,課後分享了半島地方文化推廣的困境與難題,這堂課,開啟了一道時光之門,瑯嶠傳奇正要開始。
#拉開鐵門我們ㄧ起誇海口 #海口路的海海人生#漁村藝文體驗 #藝術進駐社區
策劃 / 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
工作坊講師 / 念吉成老師 (瑯嶠文史工作室 )
【活動報導】瑯嶠文化講座工作坊 #海口炭航線

海口社區的王崧嶺耆老、黃如惠老師、村長王林春葉、吳月英女士(安娘)、陳爸輝哥、黑貓姐的出席,讓念老師埋頭文獻及田野爬梳的海口炭記憶,在今日獲得熱情的回應;在海口工作站的週邊,就是當時出口港的據點與聚落,尋獲的機關遺址就是最直接的證明,就是海口社區的故事。
吃過海口飯湯之後,念老師帶著大夥以雙腳走讀,實際探訪了四重溪曾經炭貿易的集散地,曾經美麗的四重溪老街,透過日治時期老照片的對照,希望可以找到一點點記憶留存的蛛絲馬跡。



